主页 详情

《社科文献论丛第30辑 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合作机制研究》_李武著_96102188_9787512003675

【书名】:《社科文献论丛第30辑 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合作机制研究》
【作者】:李武著
【出版社】:北京:线装书局
【时间】:2011
【页数】:289
【ISBN】:9787512003675
【SS码】:96102188

最新查询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依据

1.2 有关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理论与合作机制文献综述

1.2.1 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理论的研究综述

1.2.2 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合作机制的研究综述

1.2.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2.4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5 创新和不足

1.5.1 可能取得的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理论分析

2.1 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概念的界定

2.1.1 逻辑学的定义结构

2.1.2 定义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

2.1.3 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与村民委员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区别

2.2 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基本特征

2.2.1 基本特征之一:非营利性组织的特征

2.2.2 基本特征之二:公共性

2.2.3 基本特征之三:草根性

2.3 历史与现状

2.3.1 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演进

2.3.2 组织演进的制度变迁理论分析

2.3.3 组织现状

2.3.4 组织演进的启示

2.4 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类型

2.4.1 生成方式的分类标准

2.4.2 非营利组织的分类标准

2.5 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功能与作用

2.5.1 农业生产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2.5.2 农村生活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2.5.3 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2.6 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作为中间层的理论分析

2.6.1 中间层组织与厂商理论

2.6.2 案例4:瓜农合作进入市场,维护自身权益

2.6.3 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中间层组织

第三章 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必要性分析

3.1 农业生产的客观需要

3.1.1 农业生产要遵循生态学规律

3.1.2 农业生产的投入具有可分性及可替代性

3.1.3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社会化服务

3.1.4 现代农业需要农业社会化服务

3.2 市场条件下农户的主观需求

3.2.1 农户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单位

3.2.2 农户作为生产基本单位的优势分析

3.2.3 农户组织的劣势分析

3.2.4 分散的农户需要社会化服务组织

3.3 满足农民公共物品和服务的需要

3.3.1 政府在农村公共物品和服务供给方面的局限性

3.3.2 市场在农村公共物品和服务供给方面的失灵

3.4 繁荣农村文化事业的需要

3.4.1 农村文化事业的目标

3.4.2 农村文化生活现状

3.4.3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依托

第四章 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合作机制

4.1 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输入:公共需求

4.1.1 公共需求

4.1.2 公共需求的表达与实现

4.2 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输出——农村准公共物品和服务

4.2.1 公共物品定义、特征、分类

4.2.2 农村准公共物品和服务

4.2.3 农村准公共物品的三种供给机制

4.3 合作和合作盲区

4.3.1 合作

4.3.2 合作盲区

4.4 合作的出现与建立

4.4.1 重复博弈

4.4.2 合作出现与建立的充分必要条件

4.5 合作的巩固和提高

4.5.1 传统合作价值观对合作的促进

4.5.2 权威的出现对合作的促进

4.5.3 外部资源输入对合作的促进

4.6 组织的运行原则

4.6.1 平等原则

4.6.2 照顾弱者原则

4.6.3 “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

4.6.4 民主与集中原则

4.7 合作机制的现实性阐述

4.7.1 案例11:云南远谋县清和果蔬生产协会

4.7.2 合作机制的描述

第五章 合作机制的演化博弈论分析

5.1 演化博弈理论的基本知识

5.1.1 博弈理论溯源

5.1.2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5.1.3 演化博弈论的基本知识

5.1.4 演化博弈理论的应用——人类合作行为的演化

5.1.5 演化博弈论的基本动态分析

5.1.6 演化模型的均衡稳定性判别方法

5.2 农民的有限理性

5.2.1 有限理性与机会主义、“搭便车”

5.2.2 农民的有限理性分析——风险条件下农民的生产决策

5.2.3 农民在合作过程中的行为特征

5.2.4 农民合作过程中模仿行为的博弈论刻画

5.3 传统合作价值观对农民合作的激励

5.3.1 案例12:西江洞村的路会

5.3.2 农民合作的单群体模仿者动态分析

5.3.3 农民合作的参数分析

5.3.4 传统合作价值观中的激励与约束

5.4 传统合作价值观对农民合作的促进

5.4.1 案例13:一个百年不衰的农民用水协会

5.4.2 博弈策略的展开

5.4.3 合作机制的形成

5.4.4 合作的策略要求

5.5 政府支持对农民合作的促进

5.5.1 政府行为的悖论

5.5.2 案例14:解庄村良种繁育协会

5.5.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政府支持农村合作的政策轨迹

5.5.4 政府与农民的非对称博弈

5.5.5 政府行为的博弈分析

5.6 权威对农民合作的促进

5.6.1 案例15:权威的作用——张高村首条村民自修路的故事

5.6.2 农民合作过程中的囚徒困境

5.6.3 智猪博弈、利他主义与集体行动中的权威

5.6.4 权威作用的两群体模仿者动态分析(一)

5.6.5 权威作用的两群体模仿者动态分析(二)

5.7 外部资源对农民合作的促进

5.7.1 案例16:云南鹤庆县松坪社区发展委员会

5.7.2 外部资源与农民的两群体模仿者动态分析

5.7.3 农民合作的参数分析

5.7.4 农民合作的进一步思考:外部资源输入对农民合作的影响

5.8 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合作机制的发展

5.8.1 外部环境对合作机制的影响

5.8.2 合作机制运行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

5.8.3 合作机制演进过程中的模仿学习模型

5.8.4 合作机制的演化均衡

第六章 江西省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实证分析

6.1 前言: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发展回顾

6.1.1 自主灌溉管理区与农民用水户协会

6.1.2 中国引入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原因

6.1.3 我国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发展

6.2 调查方法及样本介绍(一)

6.2.1 调查方法

6.2.2 调查样本及路线

6.3 调查方法及样本介绍(二)

6.3.1 各级政府

6.3.2 灌区

6.3.3 农民用水户协会

6.4 江西省农民用水户协会合作机制的博弈论解读

6.4.1 灌区农民合作机制的形成

6.4.2 农民用水户协会合作机制类型

6.5 农民用水户协会运行情况的实证分析

6.5.1 农民参与合作的原因与参与程度分析

6.5.2 协会管理者参与合作的原因分析

6.5.3 妇女参与合作的情况分析

6.5.4 协会的运行管理情况分析

6.6 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绩效分析

6.6.1 水利设施维护方面的绩效

6.6.2 基本上解决了水费收缴方面的老大难问题

6.6.3 灌溉水资源的配置更加科学合理

6.6.4 其他方面的绩效

6.7 农民用水户协会需要重点关注的工作及发展建议

6.7.1 需要重点关注的工作

6.7.2 促进农民用水户协会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七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7.1 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尊重农民合作的多样性和首创精神

7.2.2 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促进组织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7.2.3 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组织的发展

7.2.4 文化建设可以作为促进农民合作及组织建设的一个突破口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