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第一章 孤独的童年
出生
父母的革命浪漫主义婚姻
童年
在学校
第二章 早年的人生经历
医疗站的学徒
八年工人生涯
贤妻良母
个体裁缝
第三章 文学之路
西方文学的影响
现代主义与巫楚风格构成的心灵默契
两个灵魂
第四章 世俗之上虚无之下——有关《黄泥街》
《黄泥街》第一稿
修改后的《黄泥街》
在民间流传
文学路上的知己
第五章 1986与“残雪式”风格
中国的现代派
三个短篇——直接的“非现实”
86系列:回到文学本身
《苍老的浮云》:非主流意识形态与独立精神个体的呈现
第六章 规则之外
争论
艺术创新的期许
近期评论与残雪研究
第七章 世界文学里的小圈子
圈子里的默契
在海外
翻译家·读者·好朋友
残雪形象
第八章 在困境中“突围表演”
《突围表演》与《五香街》
《五香街》遭遇盗版
《突围表演》的双重涵义
X女士、Q男士及五香街群众的集体突围
被中途打断的思想汇报
《最后的情人》
第九章 解读大师(上)
另类解读
黑暗王国里的先行者
理解卡夫卡
解读博尔赫斯
第十章 解读大师(下)
高难度的操练:解读《神曲》
解读《浮士德》
解读莎士比亚的悲剧
第十一章 被抽象了的世俗体验——残雪的博客
网络,虚幻与现实的两极联通
作家的正常人生
网友
世俗的体验
“地洞”里的“苔藓装置”
第十二章 模糊地带——散文、访谈、翻译作品、戏剧及其他
形式的超越
天堂里的对话
别样的散文
翻译作品
戏剧
抽象的风景
第十三章 灵魂的描述——以小说集《暗夜》为例
幸福的干燥空气
《暗夜》小说集(2003—2006)
以描述者的视觉
描述者自我发现的过程
第十四章 叩响虚空的回声——残雪的文学价值
艺术追求
残雪的文学意义
注释
附录
残雪主要著作目录
残雪研究专著和论文要目(1986—2006)
后记